時間:2011/07/05(二)21:10
地點:信義威秀十三廳
出席:陳宏一(導演)、魏瑛娟(製片)、Luke(造型)、Barbie(音樂)
紀錄:林憶倩
攝影:彭曉茵
Q1:導演較常討論年輕人議題,但本片有一部分很懷舊,請問有想過觀眾族群的問題嗎?還是就希望給年輕族群來觀賞這部電影?
A1(陳宏一):本片算是一個自我整理,三年前我遭遇重大低潮,這部電影主要是針對我自己,想跟年輕人溝通,希望給他們一些不一樣的撞擊,而不是去迎合他們。
A1(魏瑛娟):就像我們常批評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,認為他們思考的東西、層面過於膚淺,但我常跟年輕人相處,發現他們其實試圖想釐清自己的定位,包括跟整個社會的關係。導演想透過電影帶給年輕人訊息,我認為是很有深度且深刻的,也希望年輕人會有不同的對話丟出來產生撞擊。
Q2:片中有很多東西是需要被創造出來的,像是不存在的世界、很多的圖畫,還有兩個小女生奇怪的語言。請問導演如何想出這個故事?
A2(陳宏一):一開始是用「消失」的概念創造整個架構,然後開始蒐集資料,把所有東西,包括愛情,包括我對台北的記憶,很多音樂、底片,再想個故事把它們全部串在一起。「串連」是我認為最過癮的地方,片中那兩位小女生,是我認為最能代表新一代年輕族群的角色,他們根本不用感情就可以溝通,其中那位妹妹甚至不跟別人說話,只透過姐姐,透過鍵盤的語言去跟外在世界溝通。
A2(魏瑛娟):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溝通形式,裡面可以看到很哲學式的台詞,對照過來有鍵盤式的、無厘頭的,再去映照現在所謂的網路世代,那些訊息短短的,有點透露自己隱私的對話,語言代表了什麼?是片中我覺得非常重要的部分。
Q3:請問工作人員,跟這麼有想像力的導演合作,有什麼地方需要特別挑戰嗎?
A3(Barbie):就是不斷往前進,永遠有做不完的歌(笑)。
A3(陳宏一):我覺得我們很有默契,彼此沒有太多溝通,都是我把片子丟給她,讓她自己去想,有時候她做的比我想像得更好。
A3(Luke):上部作品就跟導演合作過,所以還滿習慣。
Q4:請問結局的定義?有可能會有另一種結局嗎?
A4(陳宏一):做這部電影的時候,剛好是我人生的重大低潮,心裡總存在一點點的希望,雖然知道這個希望並不存在,所以我才安排一個不存在的希望,包括時間點上不存在的未來,是因為想給觀眾一個好的可能。
Q5:請問ABCD那個遊戲是什麼?
A5(陳宏一):這也是我拍這部電影的最初原因。這是之前拍《花吃了那女孩》期間,年輕人跟我玩的遊戲,當我理解整個遊戲之後,覺得我可能老了(笑)。這是一個邏輯遊戲,ABC是什麼不重要,重要的是「D是什麼」。這讓我重新看待青少年的想法,我覺得我要去理解他們,去相信他們所相信的。
Q6:剛才提到年輕人的想法很膚淺,請問所謂的年輕人,是指片中那兩位小女生嗎?
A6(陳宏一):不是,我覺得她們是最前進的,她們這麼早就會玩電腦,懂得這麼多,有她們自己奇怪的邏輯。我覺得她們是最令我感到可怕的一代,也是我最推崇的一代。
Q7:導演是因為不太理解年輕人的想法,所以才決定拍這部電影嗎?
A7(陳宏一):最早是覺得年輕人有他們自己著迷的東西,一開始我也無法理解,但在慢慢丟掉一些東西以後,我覺得也可以享受其中。我知道年輕人還是有分的,我期望或想像中的,可能藏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,想找出來與他們溝通。
Q8:影片採多重敘事,當初以這樣的方式設定,有遇到什麼困難嗎?
A8(陳宏一):做完以後就不敢再做了,原本寫劇本的時候都沒有問題,但剪接時發現要考慮結構跟時間,以及角色之間的關係,所以做完之後就決定不要再折磨自己了(笑)。
Q9:本片的敘事方式比較隱晦,比較難打入大眾市場,請問導演當初對這部電影的定位是什麼?或有什麼樣的期許嗎?
A9(陳宏一):定位就是拍我所喜歡的電影,就是我進去看的時候,心裡會有一種衝動,不見得要看故事是什麼,可是會感覺到創作者想要分享的某些想法。對我而言,電影看得懂看不懂是很難解釋的,但看完之後會產生一種重量,一些起伏,這就是我想做的。
Q10:請問導演對「消失」的看法?
A10(陳宏一):就是片中出現三次的那句「一開始一無所有,結束後也一無所有。」坦白說很虛無,可是在這一無所有與一無所有中間,會有一些回憶,一些幻想,就是我在片中想要呈現的。
★★延伸閱讀看更多★★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