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1/06/24(五)13:30
地點:中山堂中正廳
出席:艾狄雅阿薩拉(導演)
紀錄:林柚稘
攝影:丁冠濠
Q1:本片的故事結構非常獨特,尤其一開始的場景,就跟導演上部作品《傷心蔚藍海》(Wonderful Town)的場景是同一個地方?
A1:本片其實是我當初在電影學校畢業時,第一部想要拍的影片,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完成,也因為我的第一部作品《傷心蔚藍海》獲得成功,因此才有機會能拍這部片,完成自己的夢想,也得以把最多的自己放進影片當中,因此風格變得十分私人。本片其實也是我的生活寫照:在泰國、美國兩地跑來跑去,就跟男主角一樣,泰國與美國女友都交過,於是男主角的感情生活,也跟本人經驗有關(全場歡笑)。這是部斷裂成兩個結構的電影,男主角跟我一樣,在美國被說成是泰國人,在泰國卻又被說不像泰國人,就跟本片的狀況類似,一半美國一半泰國,前後截然不同卻又相互映照。
Q2:飾演男主角的阿南達演過不少知名電影,台灣觀眾對他也很熟悉。請問為什麼會讓他在片中飾演自己(電影明星),而非其他職業的角色呢?
A2:我跟阿南達是老朋友了,而這部片需要一位能講流利泰文跟英文的男主角。身邊這樣的人並不多,於是第一個就想到他。至於為何是電影明星?其實身分並非重點,什麼職業都可代入,重點在於片中男主角的兩段感情。另外,之所以選擇電影明星,也可能跟我拍紀錄片的背景有所關聯。
Q3:「Hi-So」算是泰國人自己新創的英文字,想請問導演為何使用「Hi-So」這字作為片名?
A3:「Hi-So」在泰國是相當普遍的詞彙,英文就是「High Society」,也就是「上流社會」的意思。泰國跟亞洲其他國家一樣,對物質都有一定的嚮往,泰國電視劇裡頭演的,也都是有錢人家的生活,更代表一般大眾所想要貼近的生活。不過這是很膚淺的,因為我從小也是看那些電視劇長大,也有認識真正的有錢人,明白事實其實並非如此。他們(有錢人)之所以不一樣,在於他們的想法、思維模式。我希望能夠有自己的詮釋方式,拍一部屬於自己版本的泰國有錢人的戀愛故事。
Q4:請問本片在泰國的觀眾接受度及票房?
A4:由於本片九月才將在泰國上映,所以還不知道觀眾的接受度與票房,但如果真要我說的話,本片算是藝術電影,票房當然無法跟大製作電影相比。
Q5:導演花了很多功夫去刻劃三位主角,反而對其他人物著墨較少,選擇的場景也似乎比較荒涼,請問如此呈現的用意?
A5:很多人都問過這個問題,我也不太清楚大家為什麼都要問?其實我沒有刻意去挑(場景),因為我喜歡這樣的場景,所以我寫劇本也是跟著場景來寫。至於聚焦在三位角色的問題,其實我的目的就是要集中在這三人身上,不想把格局拉得太大,以免做得太過複雜。而且這是我的第二部片,拍攝過程中發現光是要導好三個角色,就有相當難度,因此也讓我更想好好營造。
Q6:片中分別出現荒廢旅館與高級旅店的場景,而最後女主角前往即將被拆掉的舊大樓,請問這部分的用意是?
A6:這問題對我來說有點困難,我本身就想以一個沒有劇情設限的電影作為開端,也就是沒有一個主要劇情在走,電影的味道由日常生活的描繪來作呈現。就像捏陶一樣,你把陶土放進爐子裡,等拿出來之後的成品會變怎樣,其實也沒有辦法精確知道。拍電影也是一樣,需要天時地利人和,並非那樣精準,所以我沒辦法明確回答這類問題。拍電影有兩個極端,一個是寫好劇情,然後精準執行,這我也做過,覺得也還不錯;但這次我選擇另外一種,就是抓住自然生活的質感,這對拍電影的人來說可能比較危險,因為你倚賴的是未知狀況。
★★延伸閱讀看更多★★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