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36荷索之3D秘境夢遊 Caves of Forgotten Dreams.jpg

 文∕李卓倫(香港影評人) 

阿凡達(Avatar)叫好叫座,不少電影工作者躍躍欲試3D技術,把它融入不同類型的電影。文溫德斯(Wim Wenders)和韋納荷索(Werner Herzog)兩位德國新電影的代表導演,均拍攝了他們的3D作品:《碧娜》(Pina)和《荷索之3D祕境夢遊》(Cave of Forgotten Dreams)。荷索經歷過黑白、彩色到3D拍攝的技術改變,從他的《荷索之3D祕境夢遊》可以看他如何理解和運用3D技術。

 

好萊塢電影編劇和導演為3D電影撰寫劇本時,不時刻意設計一些動作場面,譬如是迎向觀眾眼前的動作,用盡三維空間的闊度,表現從前二維空間的動作,這些都是藉著動作的跨度,使我們的眼球感覺到三維空間的存在。《荷索之3D祕境夢遊》不是動作電影,僅拍攝山洞內部和凹凸不平的壁畫。狹窄的空間,限制了手提攝影機的移動幅度,然而3D技術捕捉了山洞光暗造成的陰影,令其景深和深不可測的空間感活靈活現,眼球從而感覺到山洞的三維空間。

 

荷索運用3D技術拍攝此片,有其實驗性,因為此乃他首次使用的技術,假如細心看,3D技術落在其手,不是目的而是手段,並非純指向外界(動作官能的構成),而是指向內在。當科學家帶著他的攝製隊一步步踏入山洞深處拍攝時,在紀錄探索原始人藝術、科學和文明的過程裡,3D技術表現了山洞深度,也同時表現荷索對人類歷史深處的探索。

 

為此,他不採用直接電影(Direct Cinema)的形式拍攝全片,反而不時出現鏡頭前,有意讓觀眾知道他的存在,減弱紀錄片的客觀性,將導演的敘事觀點擺在片中明顯的位置。觀眾與導演的距離拉近,雙方容易在片中呈現的外在世界交流,3D影像有助觀眾進入山洞的世界,其實也就是他的內心世界。此片由他親自旁白,其實告訴觀眾,這不是一般在「國家地理頻道」看到的紀錄片,加強塑造山洞為他自己的世界,鏡頭下的洞穴表現了他的歷史觀。這樣外露導演敘事觀點配合親自旁白的手法,在其前作《冰旅紀事》(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)和《灰熊人》(Grizzly Man)已經使用。

 

人類古時在洞穴生活,洞穴成為他們的聚居地,如此人類的文明慢慢地孕育起來,最佳證明是壁畫記述他們發明打獵工具(由專家仿古製作當時的矛及示範其使用方法),並用此獵殺動物。人類發明工具就是文明的開始,洞穴是人類文明的載體,然而,人類向文明之路進發的同時,也傷害了大自然。片末,山洞附近一頭頭慘遭白化的鱷魚成為鏡頭的主角,人類所謂的文明之路,卻是走往破壞大自然的捷徑。《灰熊人》中自小以為森林野熊如枕邊熊寶寶一樣可愛的主角,最後遭熊所殺,正是大自然反噬人類的結果。

 

此片的3D拍攝技術運用得宜,而且技巧圓熟。假如用普通方法拍攝,山洞層次分明的景深和栩栩如生的壁畫,絕不會如現在般維肖維妙,他的歷史觀也更難通過影像有力地表達出來。正如其他電影巨匠:高達(Jean-Luc Godard)運用跳接(jump cut)突出《斷了氣》(The Breathless)不羈跳脫的風格;安哲羅普洛斯(Theo Angelopoulos)利用橫向推軌鏡頭(track shot)連接《永遠的一天》(Eternity and A Day)故事的不同時空,讓快將離開塵世的作家和小孩攜手跨越。3D拍攝技術在荷索手中,則成為他自成一派的世界觀和美學觀。

 

本文轉載自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」

《荷索之3D祕境夢遊》影片介紹 

《荷索之3D祕境夢遊》電影預告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北電影節 的頭像
    台北電影節

    2011第十三屆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

    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